杏林医学网  
杏林医学网

脑血管意外针灸诊疗技术


作者:[佚名] - 发布:2010-9-7 12:20:21 - 类型:转载 -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    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,是指脑血管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偏瘫、失语、昏迷等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的疾病。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,但以中年以上为多见,尤多见于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患者。本病发病急剧,死亡率、致残率高。根据疾病的性质,可以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。前者包括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,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。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,其次为脑出血,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栓塞次之。

 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“中风”、“卒中”、“大厥”、“风痱”等病的范畴。

  病因病机

  主要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,心、肝、肾三脏阴阳失调,加以忧思恼怒,或饮食不节,或房室劳累等诱因,以至于风、火、痰、瘀等病邪上扰清窍,导致“窍闭神匿,神不导气”,则发生本病。

  辨证分型

  1.中经络

  半身不遂、舌强语謇、口角歪斜,而无意识障碍。

  (1)肝阳暴亢:面红目赤,眩晕头痛,心烦易怒,口苦咽干,便秘尿黄;舌红或绛、苔黄或燥,脉弦有力。

  (2)风痰阻络: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,头晕目眩;苔白腻或黄腻,脉弦滑。

  (3)痰热腑实:口黏痰多,腹胀便秘;舌红苔黄腻或灰黑,脉弦滑大。

  (4)气虚血瘀:肢体软弱,偏身麻木,手足肿胀,面色淡白,气短乏力,心悸自汗;舌暗苔白腻,脉细涩。

  (5)阴虚风动:肢体麻木,心烦失眠,眩晕耳鸣,手足拘挛或蠕动;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

  2.中脏腑

  神志恍惚、迷蒙、嗜睡或昏睡,甚者昏迷,半身不遂。

  (1)闭证:神昏,面赤,呼吸急促,喉中痰鸣,牙关紧闭,口噤不开,肢体强痉,二便不通;苔黄腻,脉洪大而数。

  (2)脱证:面色苍白,瞳神散大,气息微弱,手撒口开,汗出肢冷,二便失禁;苔滑腻,脉散或微。

  针灸治疗

  1.中经络

  [治则] 疏通经络,行气活血。

  [处方] 内关、三阴交、极泉、尺泽、委中。

  [加减] 肝阳暴亢加太冲、太溪;风痰阻络加丰隆、合谷;痰热腑实加曲池、内庭、丰隆;气虚血瘀加足三里、气海;阴虚风动加太溪、风池;口角歪斜加颊车、地仓;上肢不遂加肩髃、手三里、合谷;下肢不遂加环跳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风市;头晕加风池、完骨、天柱;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;便秘加水道、归来、丰隆、支沟;复视加风池、天柱、睛明、球后;尿失禁、尿潴留加中极、曲骨、关元。

  [操作] 内关用捻转泻法,持续运针1~3分钟;刺三阴交时,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°角,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,用提插补法;刺极泉时,在原穴位置下两寸心经上取穴,避开腋毛,直刺进针,用提插泻法,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;尺泽、委中直刺,提插泻法,使肢体有抽动感。

  2.中脏腑

  [治则] 醒脑开窍,兼开窍启闭,回阳固脱。

  [处方] 水沟、内关。

  [加减] 闭证加十二井穴、合谷、太冲;脱证加关元、气海、神阙;呼吸衰竭加气舍。

  [操作] 内关用捻转泻法,持续运针1~3分钟;水沟用雀啄法,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;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;太冲、合谷用泻法,强刺激。关元、气海用大艾炷灸法,神阙用隔盐灸法,直至四肢转温为止。

  适宜技术

  1.平衡针法

  [取穴]

  (1)上肢屈肌侧:极泉、尺泽、大陵。

  (2)上肢伸肌侧:肩髃、天井、阳池。

  (3)下肢伸肌侧:血海、梁丘、照海。

  (4)下肢屈肌侧:髀关、曲泉、解溪、申脉。

  [操作] 患者取仰卧位,患侧上肢置体旁,手臂伸直,掌心向躯干;患侧下肢自然伸直,腘窝处垫高15厘米左右,支撑踝关节保持中立位。

  [手法]

  弱化手法:先取上肢屈肌、下肢伸肌侧穴位,消毒穴位后,快速刺入各穴,得气后每穴行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一分钟。技术标准:进针动作轻柔,快速刺入皮下,捻转角度为90°±,频率为60±次/分,以不出现肌肉抽动为度,出针轻慢。

  强化手法:取上肢伸肌、下肌屈肌侧穴位,常规消毒,快速刺入各穴,得气后每穴行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一分钟。技术标准:进针动作柔和,快速刺入皮下,根据肌肉丰厚度,提插幅度1~3厘米,频率为60次±/分,捻转角度为180°±,频率为60次/分,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,出针较快。

  留针30分钟,出针前分别用上述手法运针一分钟,每日一次。10天为一疗程,疗程之间隔两天,连续治疗观察3~4疗程。

  2.头穴透刺

  [处方]

  意识障碍较轻:神庭透上星、太阳。

  精神症状:神庭透上星、曲差透五处、本神。

  头痛:太阳透上关、风池。

  尿便障碍:四神聪透百会。

  失语:风府透哑门。

  面瘫:地仓透颊车、下关。

  吞咽困难:廉泉、金津、玉液、海泉、风府、风池、翳风等。

  瘫痪:百会穴透太阳穴连线平均分4段,依次分别针4针。

  感觉障碍:络却透承灵透悬厘。

  眼球运动障碍:印堂、太阳。

  [操作] 采用快速进出针、快速小捻转间断针刺方法。以28号1.5寸针灸针首先垂直刺入皮下或头皮帽状腱膜下后,以15°角的针刺方向沿头皮或皮肤轻微、快速、不捻转刺入一寸。太阳、风池、下关、廉泉、金津、玉液、海泉等穴位按选穴方向采用快速直刺或斜刺,刺入一寸。采用快速捻转实行针刺手法的同时,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运动、语言、吞咽等神经功能锻炼。每日治疗一次,每周6次,每周停针一天,28天为一疗程。

  其他疗法

  1.头针

  [取穴] 顶颞前斜线,顶旁1线,顶旁 2线。

  [操作] 选毫针与头皮成30°角入头皮下,快速捻转2~3分钟,每次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~3次。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。隔日一次,30次为一疗程。适用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。

  2.穴位注射

  [取穴] 风池、肩髃、臂臑、曲池、外关、肾俞、伏兔、足三里、飞扬、悬钟。

  [操作] 每次选用2~3穴,诸穴交替使用。中药制剂可选当归、丹参、红花、黄芪、夏天无、徐长卿等;西药可选用三磷酸腺苷、烟酸胺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12、ATP、辅酶A等。每天或隔天一次,每穴注药0.5~2毫升。每天或隔天一次,5~7次为一疗程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iuxiuru.com/document/zhongyi/2010/1288.shtml
出处:中国中医药报
责任编辑:liuxiuru
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【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·[中医文档]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技术 (2010-10-08)
·[中医文档]痛经诊疗技术 (2010-09-17)
·[中医文档]慢性结膜炎诊疗技术 (2010-09-12)
·[中医文档]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技术 (2010-09-12)
·[中医文档]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技术 (2010-09-08)
·上一篇:消痤汤治青春痘
·下一篇:中药防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
 文章评分
  • current rating
-5 -4 -3 -2 -1 0 +1 +2 +3 +4 +5
 栏目浏览最多 更多>> 
·当归配杏仁 肺病常用对药(1)
·重用板蓝根治带状疱疹
·五味子配山豆根
·慎用附子小议
·土鳖虫 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虫类药 1
·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
·经方治疗内分泌失调 冯世纶临证实录(十五)
·尿频病在太阳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(八)
·标本兼治黑眼圈
·健脾和胃法缓解化疗后消化道反应
 栏目最新文章 更多>> 
·慎用附子小议
·再谈附子用量
·小柴胡汤治疗内伤病
·年老经漏案
·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
·朱良春指导救治心肺衰竭案
·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(8):长期服 缓起效
·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(7):贮存好 防霉变
·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(6):详医嘱 服法当
·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(5):开路药 调胃肠
 站点最新文章 更多>> 
·[综合信息]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
·[综合信息]为中医院培养管理过硬的“当家人”
·[医学要闻]安徽查处多家违法染色增重中药饮…
·[医学要闻]我国多部门联合加强含麻黄碱类复…
·[医学要闻]推动医改,个人医保缴纳比例或提高
·[医学要闻]大脑代谢与生物钟紧密相连
·[医学要闻]2012ESC新发布的心肌梗死新定义
·[政策法规]索赔逾3万医患不得自行解决 沪发…
·[医学要闻]上海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列入研…
·[医学要闻]Stroke:肺功能下降与SAH风险增高相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