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述】
名称:苦楝皮

类别:驱虫药
拼音:KU LIAN PI
拉丁:Cortex Meliae
别名:楝皮、楝根木皮、双白皮
药用部位:根皮及树皮
药材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、槽状或半卷筒状,长宽不一,厚2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粗糙,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,除去粗皮者淡黄色;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,易剥离。无臭,味苦。
栽培要点:
产地:楝:全国各地 川楝:四川 湖北 贵州
采收加工:春、秋二季剥取根皮及树皮。晒干,或除去粗皮,晒干。
地道沿革:
性味归经:寒;苦;归肝、脾、胃经;毒
功能主治:驱虫,疗癣。用于蛔蛲虫病,虫积腹痛;外治疥癣瘙痒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6~15g(鲜品15~30g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适量,煎汤洗或研末调敷。
禁忌:本品有毒,内服不宜过量及久服。体质虚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慎服;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服。
【来源】
来源:苦楝树

科属:楝科楝属
形态描述:
苦楝树为落叶乔木,高约10公尺。叶为2回奇数羽状复叶,各小叶卵形或披针形,全缘或有锯齿。三四月间开花,淡红色,小形,排成圆锥花序,萼钟形5裂,5花瓣。雄蕊10个,花丝相连而成筒状,淡紫色。花柱一个,核果卵状球形,径约1公分,熟时黄色。种子长椭圆形暗褐色
【饮片】
名称:苦楝皮
饮片性状:为不规则的槽状或半卷筒状的丝。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除去粗皮者呈淡黄色。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。质韧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,易剥离。无臭,味苦。
炮制方法:除去杂质,洗净,切丝,干燥。
炮制作用:使药物洁净,便于调剂和制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