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医学网  
杏林医学网

好之乐之 不知老之将至


作者:燕强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- 发布:2011-1-29 17:12:32 - 类型:整理 -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   名老中医们的养生理念与实践有着积极工作、淡泊名利、豁达大度、保养胃气、节欲保精等共性。

  笔者从2007年起,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世的名老中医进行了深入访谈,对已经去世的名老中医进行了资料收集,并对他们的后人、学生进行了访谈。

  研究名老中医的生平、学术思想和养生理念对笔者来讲仿佛是心灵的洗礼,他们高尚的境界令笔者钦佩,能和他们交流,哪怕仅仅阅读他们留下的文字,笔者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净化。现将他们的养生理念和实践总结如下:

  奉献毕生 乐在其中

  老中医药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对中医临床或学术有一股好之、乐之的钻研精神,全心投入,乐在其中。

  朱仁康在世时将自己的养生方法概括为“起得早,睡得好;不过饱,常跑跑;多笑笑,莫烦恼;做点事,永不老”。朱老80多岁时尚坚持每周出两次专家门诊,陈苏生坚持临床诊疗工作一直到87岁高龄。国医大师路志正现在仍旧担任着繁重的科研和门诊工作,薛崇成教授还每日坚持上班,马继兴教授现在仍在撰写《中国针灸史》一书。他人眼里的深奥、枯燥却是他全部的乐趣所在。

  老中医们多年临证,到了晚年,诊疗水平愈发出神入化,得心应手。临床诊病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。患者信任老中医们所开的方药,这种信任对他们的心理是一个良性的刺激。年高之后,老中医们大都着手总结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,以留给后人,为中医做点贡献。这种使命感,以及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需要、尊重和感激对个体生命是很好的精神支持,从而畅其胸怀,养其精神。临床、读书,活到老,学到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。已故的肖龙友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,可他每日仍是白日诊病,夜间读书。许多老中医都是这样,乐在其中,不知老之将至。

  老中医们的晚年虽然忙碌,但这种耗神和养神并不矛盾。一阴一阳谓之道,神要用方能养,只要适度,勿过用即可。清静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,是做而不执之意。

  忘我境界 宠辱不惊

  老中医们的人格境界令人高山仰止,那种一心为公,忘我无我的境界令他们宠辱不惊、豁达大度。自然可养浩然正气。这与那些修真之士的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的养生方式相比,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养生之道,两者的共性都在于达到了忘我无我的境界——养生的最高境界、生命的最高境界。“天之道,补不足,泄有余。”生命体完全开放,会与外界进行有益于自身的物质能量交换,也就是中医讲的养浩然正气。

  中医理论认为,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。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,性格开朗,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,就会阴阳平和,气血通畅,五脏六腑协调,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。反之,不良的精神状态,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,使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运行阻滞,抗病能力下降,正气虚弱,而导致各种疾病。仁慈宽厚者胸怀宽广,高风亮节,不贪不淫,故能颐养天年。

  这些老中医都有着良好修养,温和宽厚、正心诚意。一方面是由于他们都是饱学之士,且天性颖悟,由医而悟道,境界高了,自然对于人世的纷争、不平之事一笑了之。这有点类似古人所谓“六经注我”的情形,通过读经,养浩然正气,个体生命得到了升华;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深谙医理,知道七情内伤,损人尤甚,所以自己多有排解的缘故。

  形神统一 健康长寿

  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,所谓“形”即形体,指人的机体而言,而“神”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。广义之神,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,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。狭义之神,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。形神统一,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,形是神的物质基础,神是形的生命表现,只有形神统一,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

  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,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,并提出“形神相因”的理论,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,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,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,性格开朗,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,就会阴阳平和,气血通畅,五脏六腑协调,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。反之,不良的精神状态,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,使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运行阻滞,抗病能力下降,正气虚弱,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。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,心胸豁达,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水平,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。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,免疫功能下降,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。所以,精神养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  上个世纪的中国,是动荡不安的。先有内忧外患、战乱,许多老中医们饱经忧患,像肖龙友、沈仲圭;解放后又有反右、“文革”等政治运动,许多老中医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,如陈苏生、马继兴被划为右派。陈苏生被下放北京、新疆多年;马继兴在文革中头部被造反派打成重伤;程莘农被批斗,下放外地达6年之久,但在逆境中仍不忘为患者诊病。他们在磨难面前都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的宠辱不惊,豁达大度。这需要怎样的胸怀修养才能做到呀!他们用生命演绎的故事把中国知识分子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的美德发挥到了极致,这样的生命是多么坚忍不拔,灿烂动人!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iuxiuru.com/health care/2011/1719.shtml
出处:中国中医药报
责任编辑:liuxiuru
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【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·上一篇:饮酒“暖身”不科学
·下一篇:让宝宝在游戏中健身
 文章评分
  • current rating
-5 -4 -3 -2 -1 0 +1 +2 +3 +4 +5
 栏目浏览最多 更多>> 
·多喝消食粥
·哪些蔬菜不能拌着吃
·行医德为首 养生心为先
·晒太阳有讲究
·教你家中自治感冒
·部分减肥方法有损健康
·长期喝啤酒易致7种疾病
·内外调理防治皮肤瘙痒
·吃火锅放点啥能去火
·进补须对症 辨证很重要
 栏目最新文章 更多>> 
·多喝消食粥
·三淡益养生 乐观能延寿
·内外调理防治皮肤瘙痒
·食疗益健康
·哪些蔬菜不能拌着吃
·长期喝啤酒易致7种疾病
·吃火锅放点啥能去火
·教你家中自治感冒
·立春食疗方6款
·立春养阳助生发
 站点最新文章 更多>> 
·[综合信息]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
·[综合信息]为中医院培养管理过硬的“当家人”
·[医学要闻]安徽查处多家违法染色增重中药饮…
·[医学要闻]我国多部门联合加强含麻黄碱类复…
·[医学要闻]推动医改,个人医保缴纳比例或提高
·[医学要闻]大脑代谢与生物钟紧密相连
·[医学要闻]2012ESC新发布的心肌梗死新定义
·[政策法规]索赔逾3万医患不得自行解决 沪发…
·[医学要闻]上海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列入研…
·[医学要闻]Stroke:肺功能下降与SAH风险增高相关